安慰人最烂的方法,你是不是经常在用?
每个人都有内心柔软和脆弱的一面,在朋友面前,你有很多安慰人的机会,你能够把握好那个度吗?——www.college-ing.com
"直男癌"安慰人的烂方式
请注意打开方式
TA还能把自己嫁出去吗?
我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中
......
哥,这到底是安慰人呢还是安慰人呢?
听完感觉整个人更不好了
来看看安慰人的正确的打开方式
当TA需要安慰时怎么做才会让TA信任你?
面对一个需要安慰的人,我们需要以无私的态度,努力克制自己做到认真倾听,我们必须忘掉自己,将自己代入对方的需要,关注他们所关注的。当我们仔细倾听,并不只是获取信息,还要“见证对方的经历”。
为什么《超能陆战队》里的大白不论男女还是老少都喜欢呢,因为他拥有最重要的品质是:不论何时何地,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以你为中心,倾听你的内心并满足你各种各样的需要,而且不求回报。
安慰人要学会倾听,倾听也是有技巧可言的,下一次遇到需要安慰的人,再也不要出“烂招”哦,看看情商高的Nichols(威廉玛丽学院的精神科教授、临床医学家)是怎么讲的吧:
三个小技巧
别把同情和同理混为一谈
有时候我们表达关心的程度太过夸大,比如“哦,真糟糕!!!”。我们以为这只是同情。但是正如Nichols写道:“表现出不幸和倾听不是一回事。”过分夸张的回应会显得假惺惺、居高临下。
Nichols这样介绍同情和同理的区别:“同情的范围更窄,作用也更有限。同情意味着同样的感受,而不求理解。同理则不同,正如许多人所想的,同理是与之同忧、同赞、同乐,一起滔滔不绝,互相抚慰,或互相鼓励。同理意味着理解。”
适时宽慰
当爱人害怕、悲伤或低落,我们自然想要去宽慰TA。没人喜欢眼睁睁看着朋友或家人处于痛苦中。但是对于能量外泄的人们,宽慰会让他们感到被人看轻。
Nichols写道:“很多失败的倾听,就是告诉人们不要这样想。”
当你倾听人们的苦恼和痛苦,表达出你很重视他们即可。
当然,有时候人们确实需要宽慰。Nichols说,例如你对刚理的发型不满意,你的朋友说“没事,挺好的。”,再比如你觉得自己一事无成,对此感到很沮丧,此时有人列出你所有的出彩的事儿,你会感觉好得多。
我们很难分辨出人们什么时候需要倾听,什么时候需要宽慰。Nichols说:“自我怀疑、担忧、或纠结于某个问题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,此类的内容说的越多,他越有可能需要宽慰。倾诉中表达的感受越强烈,他需要被倾听、被理解的可能性越大。”
如果你不确定呢?“如有疑虑,倾听即可。”
别急着假设
我们会假设对方下一步要说什么,然后直接跳到论断上。我们会打断别人,帮他们说“哦,我知道!”或者是“我也是!”或者是“我讨厌这种事。”诸如此类。
我们这样做是处于好意,想表达善意,但是对方却会觉得我们并没有在听。
再说一遍,好的倾听,其核心是同理。
同理需要两件事:首先需要敞开心扉,像“电影观众一样,将自己沉入电影中,和角色共进退。”——Nichols写道。第二点是“从感知转换到思考。他/她在说什么,什么意思,他/她的感受是什么?”
不要只是想当然以为自己能理解对方的感受——即使你曾有相似的情况,也要去问。举个例子,旅行令你精疲力竭,但你的伴侣却未必感到疲累。也有可能你的伴侣也觉得很疲累,但是出于其他的原因。
Mochols写道,同理的开放,“根本上来说,就是发现他人的内心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”。
下次再倾听朋友或家人的时候,带着接受的态度,不要试图改变他们的想法,试着去理解,看看他们的生活究竟怎么了。
(文 / 晴天)
声明:本网站为“个人非营利性”网站,仅是博主与热心网友收集整理提供的经验记录和学习内容!本站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若本站图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
网站初心:一些棘手的、偏门的问题,能比较方便地在一个网站上查询、解决。如能帮到你的,可以在文章结尾赞赏一下,维持网站日常维护!谢谢